土壤真的需要化肥嗎?
導讀:俗話說:民以食為天,食以土為本。沒有土壤,我們便沒有了食物。沒有土壤的健康,就沒有健康的食物;沒有食物的健康,就沒有我們健康的身體。而要身體健康,我們就要吃各種各樣的食物營養(yǎng)供給。植物也一樣,它們健康生長也需要營養(yǎng),它的營養(yǎng)來源便是空氣、水、土壤和陽光。 健康的土壤是根系易于生長的、疏松的、具有豐富的團;Y構的土壤;在這里根系生長所必須的水分、空氣和養(yǎng)分都能得到滿足。換言之,健康的土壤就是物理性、生物性和化學性都很好的土壤; 具體的講,就是較好的土壤物理結構土壤較好的排水性、透氣性、保水性和保肥性,且為微生物的繁殖生長創(chuàng)造良好的環(huán)境,豐富的、多樣化的土壤動物、微生物不斷分解土壤中的有機物和礦質顆粒,從而在與植物的互動中一方面為植物生長提供可以利用的養(yǎng)分如小分子有機物、磷、鉀、鈣、鎂等,另一方面也促進土壤團;Y構的形成,使得土壤的物理結構更好,形成良性循環(huán)。 這就是土壤生命力的所在!健康的土壤是由腐殖質多的、優(yōu)良的堆肥和多樣化的微生物共同形成的!叭魏渭夹g都不如健康的土壤”,這是農業(yè)的根本。 為了世世代代地、可持續(xù)地供應植物營養(yǎng)需求,人類的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,這些礦質元素大多不是以植物可以直接利用的有效狀態(tài)存在,而是以不容易流失的難溶狀態(tài)存在,它會在土壤動物、微生物和植物共同作用下逐漸釋放出有效態(tài),來滿足植物營養(yǎng)需求,不多不少,持續(xù)供應。 我們需要做的只是把從土壤上拿走的有機物還回土壤,按照自然規(guī)律進行合理的農業(yè)種植,就能維持土壤的健康并不斷地提升土壤環(huán)境,就能夠滿足人類的需要。 土壤真的需要化肥嗎? 俗話又說:“莊稼一枝花,全靠肥當家”,這里的肥不是化肥,是肥料,是我們祖先利用有機物自己堆漚制造的各種各樣的肥料。您可能是年輕的農民,問問年長的農民就會知道,使用化肥不過是近四十年的事情。 我們的祖先們不知道化肥是什么,他們怎么沒有被餓死?還創(chuàng)造了五千年的農耕文明,成為當代西方有機農業(yè)學習的對象。 事實上,自然界我們準備好了一切。此時做過有機農業(yè)初步實踐嘗試的人可能會不屑,因為他放棄使用化肥以后,大大減產了。這個應該回到我們目前土壤的現(xiàn)狀上才能找到答案。 近四十年來,人們放棄傳統(tǒng)堆肥等有機肥料的使用,大量使用化肥。而堆肥等有機物正是土壤動物和微生物的食物來源,這就造成土壤碳含量下降,有機質匱乏,土壤物理結構失調、生物多樣性下降,土壤中養(yǎng)分過高、礦質元素比例失衡、土壤板結等問題。終導致農產品產量下降、品質滑坡,甚至食品問題頻發(fā)。 究其根源,自利比希發(fā)明礦質營養(yǎng)學說以來,人們開始過度重視土壤的化學特性,甚至認為是影響植物生長的因素,中國上世紀70年代起開始大量推廣化肥,致使人們走入了單純依靠化肥來增產的誤區(qū)。 現(xiàn)在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的化肥使用國,占世界化肥使用量的35% ,其中北方大田氮肥的使用量為588kg/公頃/年,是美國的3倍,德國的1.6倍,法國的1.5倍,而這個數(shù)量在溫室生產中更大,達到了4000kg/公頃/年,平均吸收率低于30%。 2007年,壽光溫室大棚土壤中的氮、鉀的利用率低于10%,磷的利用率低于7% 。不僅存在大量的浪費,而且污染地下水,對人類健康形成威脅。 為什么化肥的利用率如此之低呢?一方面是因為化肥使用量過大,另一方面是土壤對化肥的容納能力即保肥性有限,且近年來在逐漸降低。這個容納能力大小是由土壤的物理結構這個“容器”決定的,而這個“容器”的大小取決于土壤有機質和土壤生物種類與數(shù)量。 施入土壤中的化肥,先暫時保存在土壤顆粒及土壤腐殖里,然后逐漸溶解到土壤團粒結構和土壤毛細管中的水里,這才能跟水一起為植物根毛所吸收。 人們放棄使用堆肥等有機肥之后,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,而導致以之為食物的土壤動物和微生物數(shù)量劇減,土壤團粒結構減少,土壤通氣孔隙度、持水孔隙度均較低,也就是土壤的物理結構較差,肥料不能被保持,從而被雨水沖走,或者只是保持原樣留在土壤中不能被吸收(通俗地講,“不消化”),再多化肥也是沒用。 在化肥推廣初期其表現(xiàn)“有用”是依賴于當時較好的土壤基礎(以前堆肥、漚肥使用量大),而隨著時間的延長,土壤中殘存的有機質逐漸被消耗殆盡而沒有得到補充,土壤環(huán)境惡化,于是出現(xiàn)了今日的惡果。因此,土壤現(xiàn)在的問題不是缺化肥,而是有機質,缺的是我們的先人流傳下來的堆肥、漚肥等。 土壤的改良 如今我們認識到現(xiàn)在的土壤問題所在,要改變也不難,一句話“把土壤丟失的補回來,還原它的本質”。實行多使用有機肥生物肥一步步減少化肥用量。讓土壤恢復生命力,這就是我們要走的路!r

您留言,我回電!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品!
提示:留言后企業(yè)會在24小時內與您聯(lián)系!
- *姓名:
- *聯(lián)系電話:
- *留言內容:
- *驗證碼:
溫馨提醒:找產品,多留言,多咨詢降低投資風險!為保障您的利益,建議先考察,再合作!
免責聲明: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(wǎng)絡,如有侵犯,請聯(lián)系我們立即冊除。另: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火爆農資招商網(wǎng)無關。其原創(chuàng)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,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、文字的真實性、完整性、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
- ·用好十招應對晚播 ——小麥抗?jié)裢聿ゼ夹g明白紙
- ·陜西省農技站舉辦2025年麥油抗?jié)駪冊耘嗉夹g網(wǎng)
- ·10月24日北方冬小麥區(qū)土壤墑情狀況
- ·內蒙古通遼:在全國糧食主產區(qū)實現(xiàn)200萬畝規(guī)模“
- ·農業(yè)農村部啟實施奮戰(zhàn)60天抗秋汛搶麥播促壯苗行
- ·2025年冬油菜抗?jié)n澇保播種促壯苗技術意見
- ·黃淮海小麥應對連陰雨抗?jié)裢聿ゼ夹g意見
- ·多層次對接資本市場 支持融資并購——第三屆種業(yè)投
- ·凝聚共識持續(xù)推進生物育種產業(yè)化
- ·宣貫國際貿易政策 助力種業(yè)企業(yè)“走出去”
- 下一篇:積雪對冬小麥有什么影響?知識普及
- 上一篇:大棚種植低迷期,何去何從?














